名师风采 |
|
个人简介 |
 聂宏,女,1965年7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届校级教学名师。 1994年6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04年1月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在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1994年硕士毕业分配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任教,现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抚顺校友会副会长。 自94年硕士毕业到校工作以来,年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主要承担本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课堂教学工作量达180学时以上。并承担其它基础数学课程,主讲过《线性代数》、《分析代数》、《微积分》、《专业外语》、《数学竞赛应用训练》等本科生课程。2009 年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奖和抚顺市自然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切换系统、模糊系统混杂控制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以上10余项基金研究课题。其中,作为项目协助负责人参加并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以及多项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混杂控制方向的论文三十余篇, 其中EI检索17篇。研究成果分别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09年被评为“抚顺市自然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学名师”。2009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07、2009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09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等称号。 近年来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一项、2项校级教改项目,参与国家和省级教改项目2项,获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 |
主讲课程及专业领域介绍 |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各项活动基本上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的特点是: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理工经管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有着数学课的明显特点。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是它的非常重要的特性。它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初步,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初步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具备学习后续其他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在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严密性等方面受到必要的训练和熏陶,使他们具有理解和运用逻辑关系、研究和领会抽象事物、认识和利用数形规律的初步能力。因此,高等数学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甚至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质量,而且还关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辨能力、创造潜能等科学和文化素养的形成。 《高等数学》课程是培养和造就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主干课程,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同时也是考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为各院的公共必修课。由于它们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学校和理学院历来非常重视承担这门课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
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万元) |
主持/参加 |
起止日期 |
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2008年度校级教改立项 |
0.5 |
主持 |
2008-2010年 |
变静态传授为动态引导——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
辽宁省教育厅 |
0.5 |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项目第五完成人) |
2002-2005年 |
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变静态传授为动态引导(21-57-51) |
“十五”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
|
参加(第五完成人) |
2004-2006年 | |
主要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及自编教材情况 |
论文(著)题目/教材名称 |
期刊名称、卷次/出版社 |
时间 |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与基本训练 |
兵器工业出版社 |
2004 |
高等数学学习与训练指导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 |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8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8 | |
科研工作情况 |
聂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在站博士后。1994年6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1月毕业于东北大 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在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总排名分别为第2、第3)参加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574013,60274009)的研究,并完成了其中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274009)的结题工作;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2005037754);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2004F100,2008380),并完成了其中1项教育厅项目(2004F100)的结题工作;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20020145007),并完成了其结题工作; 在《自动化学报》等国际、国家级杂志和IEEE Proc.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EI检索17篇,ISTP检索5篇。部分研究成果2006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06年被东北大学授予“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后”。2004、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科技工作积极分子。 近年主持及参与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1] 切换系统的 L2 增益与无源性方法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助负责人 [2] 模糊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和L2 增益分析,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项目负责人 [3] 非线性切换系统的模糊混合自适应控制及应用,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负责人 [4] 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项目主要成员 [5] 复杂系统混杂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研究,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6] 不确定切换系统鲁棒控制及应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为项目主要成员 |
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
序号 |
论 文 名 称 |
作者(*) |
发表日期 |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 |
1 |
Hybrid State Feedback H∞ Robust Control for a Class of Linear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Norm-Bounded Uncertainty. |
1 |
2003 |
Proc. IEEE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regular paper) (EI收录, ISTP收录 |
2 |
Robust H∞ State Observer Design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via Switching. |
1 |
2003 |
Proc.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ISIC),(invited paper) (EI收录, ISTP收录). |
3 |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Input-to-State Stability of Switched Systems. |
1 |
2003 |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 (EI收录) |
4 |
一类不确定切换组合系统的分散H∞ 鲁棒镇定 |
1 |
2004 |
自动化学报 (EI收录) |
5 |
一类线性切换系统具有H∞ 性能指标的二次稳定. |
1 |
2004 |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收录). |
6 |
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混杂状态反馈H∞ 鲁棒控制. |
1 |
2005 |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收录). |
7 |
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混杂反馈H∞ 鲁棒镇定 |
1 |
2004 |
控制与决策 (EI收录). |
8 |
Robust H∞ State Observer Design for a Class of Linear Time-Delay Systems via Switching. |
1 |
2006 |
Proc. IEE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EI收录, ISTP收录) |
9 |
Decentralized H∞ Robust Stability for Switched Uncertain
Nonlinear Time-Delay Composite Systems |
1 |
2008 |
Pro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ICAL), (EI收录, ISTP收录) |
10 |
Robust H∞ Dynamic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or Uncertain Discrete-Time Switched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
1 |
2008 |
Proc. IEEE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CCDC), (EI收录, ISTP收录). | |
联系方式 |
|